每日预约名额从1000+到5000+,到馆人数整整增加了5倍。扩容的不仅仅是场馆接待能力,面向读者的各类阅读文化活动,还有从小处着手的服务细节……
9月16日至21日(周一闭馆),即将开放试运行的上海图书馆东馆,在时隔一个月后再次举办公测。相较上次公测1000+的每日预约名额(包括1000名到馆读者和单独预约的阅读活动名额),为期5天的本轮公测中,有4天达到每日3000+,而17日周六增加到5000+,并于16日下午被预约一空,成为东馆开放前的极限压力测试。
“大家注意,预约码1分钟更新一次,过期自动失效……”9月17日上午9点,上图东馆建筑前排起了长队,读者有序接受验码、安检。半天就有2000多人到馆,让偌大的东馆不再空旷。读者来到各个楼层,看书、借阅,参与限定时段的各项阅读文化活动。
在1楼中庭,读者现场报名参加“阅读寄语”征集活动,在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世界最大手工纸“四丈宣”上书写对东馆的期望和阅读的理想,未来它将成为东馆的馆藏。在4楼手稿馆,夏衍手稿文献展展陈著名文学、电影、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夏衍的部分珍贵手稿。
5楼美术文献馆内,举办“妙手延年——碑帖修复多媒体游戏体验活动”。7楼精品馆则推出“典册琳琅”展览,展示上图的镇馆之宝、馆藏特色,包括北魏神龟元年(518年)写本《维摩诘经》《长短经》宋刻孤本等70件馆藏精品。
与此同时,东馆1楼少儿区,再度成为馆内最具人气的区域。这里正以“走,追兔子去——爱丽丝来华百年回顾展”以及“绘本中的中国梦”作为主题展陈,变身为寓教于乐的儿童乐园。少儿区入口处,工作人员引导大小读者错峰、有序进入,童车则需停靠在少儿区外。
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透露,本轮公测在严格防疫的基础上,提高入馆人数进行场馆压力测试,检验软硬件的适应情况。
“按照上图东馆年接待量400万人次的设计标准,以及50%的疫情防控限流要求,那么5000+的单日预约名额,已经极其接近东馆开放后的接待人数上限了。”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徐强介绍,为应对大客流,东馆在服务方面做出了多项改进:馆内调整了标识系统,手机导航也进行了更新,此外还增加了垃圾桶、寄包柜、自助图书杀菌机等设备,而这些都是此前读者意见较多的地方。
“根据周六的馆内情况,少儿区将是东馆需要继续改进优化的区域。”徐强表示,东馆将进一步控制少儿区人流,向小读者加强防疫宣传,并计划为童车辟出寄存区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