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兰州9月20日电 题:东乡手抓羊肉:“古风”千百年 天然抵半“鲜”
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
据说,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姑娘肌肤娇嫩,与从小食羊肉有关。
“手抓羊肉非常考验食材的品质,必须是东乡羔羊才能保证原汁原味,每一口都能吃出羊肉的鲜嫩!”在兰州主城区经营手抓羊肉生意20多年的马栋宏告诉记者,东乡手抓羊肉为现宰整只煮就,富含丰富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,久食能增强人体免疫机能,还有滋补温中、延年益寿的功效。
将煮熟的羊肉剁成小块、分不同部位装盘上桌,诱人香味紧随而至。
资料图为8月12日,兰州主城区某手抓羊肉招牌老店内,店员正在按斤切肉。 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 摄
用手抓起一块肥瘦相间的羊肉或羊排,每咬一口,鲜美的肉质和醇厚的肉汁慰藉味蕾,脂肪的肥润丰腴包裹牙齿,而瘦肉细嫩弹牙。若是搭配醋汁或秘制干碟,辅以洋葱,又是别有风味。
无论春夏秋冬,令人“牵肠挂肚”的手抓羊肉,是最能表达西北饮食文化的特色美食。这其中尤以东乡族民众的特色菜“东乡手抓”最受食客推崇。
资料图为8月12日,餐桌上的东乡手抓羊肉。 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 摄
“无羊不成家,无手抓不成席。”这是在东乡县流传百年的生产生活“标配”。山大沟深、常年干旱少雨、气候差异大等自然条件,反而成就了东乡羊肉膘肥肉嫩、膻味小、肉质细腻纤维少的独特口感。
“高端的食材,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。”正如纪录片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所说,“东乡手抓”的烹饪方式也极为简单:将洗剥干净的整羊入锅,旺火烧沸,及时撇去浮沫,改用小火煮炖,后加入适量盐、花椒、生姜、草果,待筷子能轻松插入羊肉时即捞出。
为了使手抓羊肉的口味“几十年如一日”,许多老店都是定向采购食材,饲养、屠宰、物流运输、烹制等各个环节层层把关。有些手抓店铺为了保证品质,索性自己在临夏开设养殖场。
资料图为8月12日,兰州主城区某手抓羊肉招牌老店内,店员正在切新鲜的东乡羔羊肉。 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 摄
马栋宏说,早年间手抓羊肉多在沿街摊点售卖,食客都是用手抓食,如今西北地区的民众依然保有“大块吃肉”的“古风”,作为大菜上桌的手抓羊肉也依然沿袭手抓吃法。每逢佳节或宾客临门,众人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、大快朵颐,彰显着西北人的热情与豪放。
700多年前,部分位于中亚西部的花剌子模人东迁至此,带来的羊与差异性很大的藏羊杂交,培育出混血东乡羊,这一优良品种曾是皇室贡品。东乡的牧草达数千种,以本氏针茅、小白蒿、蚓果芥、百里香等为主,杂有野葱蒜等。常食这些“天然调味”的东乡羊不仅优质肉比例高、入口溢香、不腥不膻,且具有多重保健功效。
资料图为8月12日,在兰州主城区经营手抓羊肉生意20多年的马栋宏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。 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 摄
中国人的食羊史可回溯数千年,而“鲜”字即由“鱼”“羊”组成,足见古人对羊肉之鲜美的偏爱。在远离海洋且河流湖泊相对稀缺的西北地区,羊肉几乎代表了人们味蕾追逐的“上限”,是餐桌上常年必不可少的食物。
时至今日,“东乡手抓”已不仅是当地的“待客美食”,据官方统计,目前全国从事东乡美食的餐饮实体店达3000多家,产业链上的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。一些东乡族生意人还把餐馆开到了马来西亚、巴基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土耳其等国家,将这份鲜美与热情传向世界。(完)
【编辑:李霈韵】
【寻味中华】东乡手抓羊肉:“古风”千百年 天然抵半“鲜”
脍炙人口的蓝皮鼠大脸猫,灵感来源于两个邻居家孩子?
国际乒联最新排名:樊振东、孙颖莎继续排名世界第一
《我的县长父亲》引热议 作者:文章为纪念父亲
为何玩羊了个羊会“上头”?专家:陷入多巴胺陷阱
种植牙为什么这么贵?纳入集中采购有何新进展?
“双减”一年多,哪些习惯变了?记者多方走访
中疾控公布重庆输入性猴痘病例详情
最新工资价位表来了!哪些职业更吸金?
最后的道别!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葬礼举行
马斌:中欧班列如何促进东西互通?
北村彰英:中国街舞会成为新潮流吗?
北京银保监局提示“短视频点赞赚钱”新型骗局
美国“搅浑水”危害亚太安全,中国如何破局?
中国球员武磊入围2022年金足奖男足30人候选名单
63岁聋哑人徒手爬四楼救回悬窗老人
外媒: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灵柩瞻仰仪式结束
网红烹食大白鲨后续:花数千元购得,两人被批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