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寿“第二梯队”为这些社区“智理”提供“民星”力量

基层治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,离不开来自社区居民的“内生自治动力”。在长寿“民星治理计划”的基础上,紧紧依托“红色议事厅”,充分动员挖掘社区中的“智”理达人,为社区赋能创新、自治共治加油助力。

今年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让很多从未参与社区治理的能人,浮出水面,带来社区治理格局的改变。那么,疫情封控期间,长寿涌现了哪些社区能人?又将如何激发和培养更多的“智”理达人?一起来看看吧。

“头脑风暴达人” 小举动为筛查提速1小时

12号楼和13号楼是临近楼,居民下来做核酸很容易混在一起,出现交叉感染就麻烦了,得换一种叫楼顺序。

这次筛查按照楼号顺序叫,有的楼号靠前,但是距离较远,时间就被拉长了,得换一种方式。

采样医生采完一个就需要用酒精消毒,还要扭试管、分棉签,增加了居民的等待时间,也增加了筛查的时间,我们是不是可以多帮医生一些。

明天有雨,大筛的点位需要更换一下。

大上海城市花园,有一支善于思考的核酸采样志愿者小分队,他们提出的一条条巧计,不仅让核酸检测大提速,还大大减少了人群交叉感染的风险!

49aeda8a1102a0fd086b0fa3ef781ec7.jpg

核酸采样志愿者小分队

沈华是一名从事能源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在职员工,在志愿服务社区时,他运用系统思维,不断优化核酸采样流程,经过他和小分队成员的努力,整个小区核酸采样时间提速1小时。他是怎么做到的?

原来,每次在筛查前期,沈华都会根据医生数量、时间、志愿者人数、天气等进行细致化调整;在筛查过后,又会根据核酸现场、时长等进行复盘、讨论新的方案、路线,为下一次的核酸筛查做好充足的方案准备。

a0dabad423b4d0d961a04588c3a74c4d.jpg

展开核酸筛查

大上海城市花园共12幢楼栋,刚开始的核酸筛查是按照楼号顺序进行叫楼的,每栋楼的位置远近和层数的不同,无不影响着筛查的进度。沈华便和其他核酸小队成员进行往期路线复盘、调整:根据楼栋人数和所处地理位置调整叫楼顺序,距离点位近、楼栋人数少的优先叫。

7d679d1070981be380b7dc7866d907c2.jpg

大上海城市花园核酸大筛

通过这次方案的调整,核酸筛查的时间缩短了近1个小时。“截止目前,我们做了30多场核酸筛查了,他们每一场都会进行复盘、调整,每次都会在速度上有所提升,减少居民等待时间。”大上海城市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萍萍说道。

而沈华也很开心自己和团队提出的关于筛查提速的一些建议,得到了居委会的及时采纳,他表示,希望今后继续参与一些力所能及、可以发挥作用的社区事务。

“技术流” 新平台为居民解决上百诉求

我有个朋友是做IT的,我们来开发一个居民提诉求的小程序,书记你就去忙更重要的事情吧,后台的运作就交给我们吧。

随着“超乎想象”封控期的延长,居委会每天都是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,和在电话旁不断重复着的拿起、放下,志愿者老伍将这一切看在眼里,他毅然向普雄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婧提出了自己的想法,得到张婧的肯定,他便立刻落实了下去。

ef2a297a93720471d6b5870587b733ca.jpg

居民诉求表

与朋友“一拍即合”,他们设置好服务区域、服务内容、电话、姓名等基本信息后,生成二维码,以楼组群为单位进行全小区的诉求覆盖,小程序开放当天就收到了近100条诉求。

866fb3ccd2d8579b305ad5c85f00b9f2.jpg

独居老人用药需求

“老人独居在家,家中的药马上要没有了,情况紧急。”看着“紧急”的字眼,老伍立马将电话拨了过去,询问过后,才得知老人不会使用手机,是住在辖区外的儿子替老人下了一单“诉求”。

了解情况后,老伍定位到老人所居住楼栋,并联系到楼组长,拿到老人急需药品的信息和病历卡交到配药志愿者手中,一顿“雷厉风行”,将药物及时送到老人手中。

小程序上线后,居委会接到的电话比以往减少了近一半,很多问题线上就解决掉了,帮助居委会分担了不少压力。

除此之外,他们还创建了一个志愿者报名小程序,在这个小程序中,将配药、发放物资、线上解答等志愿服务进行分类报名,还分出了常态化下垃圾分类、门岗值守等类别,建立起了志愿者数据库。

b806323b3b7480d2f02f4422aee174f6.jpg

志愿者分配表

普雄路居民区4600人左右,通过该小程序带动超十分之一的居民站出身来做了志愿者,充实了“第二梯队”力量。“我们的志愿者力量是非常充足的,而且通过小程序,能够更及时且全面地反映并解决掉居民诉求,消除居民的负能量,从而使小区自治基石更加稳定了。”张婧肯定道。

“哆啦A万” 潜移默化居民“心连心”

动漫里的大雄有一只“哆啦A梦”,半岛花园12号楼的居民们也有一名“哆啦A万”。

71ee8ae02015a578603b50b3ecf34da4.jpg

12号楼的志愿者党小组组长万文强

万文强是12号楼的志愿者党小组组长,她是市计算技术研究所培训中心的主任,她多次借助自己计算机领域的专长,开设小程序在抗原结果收集、门禁管理等方面,处处可见她的二维码。

图片

抗原结果上传二维码

除了硬件技术,她的细心也在默默守护着居民。

“阿婆,你家里需要小青菜吗?我这次团购团多啦,吃不了呀。”

“阿公啊,你家里还有没有吃的呀?跟着团购买多了,需要便宜给你啦。”

在封控初期,随着不断增长的封控期限,居民们生活物资紧缺的程度也被提到了一个顶峰,她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,每次团购就会“不经意间”多买一些,帮助了居民的同时也避免了居民的心理负担。

8a726e7c626689dab2fd113076ccd5e7.jpg

3c27c1aa5b023e3ffc8526a616b97250.jpg

福利社

“今天是我的生日,但是现在疫情困在家里,想想还真是有点遗憾的。”

一条消息出现在12号楼的楼组群中,随后,一条又一条的祝福、一句又一句的安慰不断跳动在微信群中。12号楼的居民各个都是“行动派”,大家拿出自己家中的各样物资,不到2个小时就堆满了“福利社”,当晚7点,蛋糕顺利“抵达”这次惊喜主角的家门口。

 “万老师是个心很细的人,她很善于思考,这个‘福利社’不仅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,更是邻里互助的一个纽带、平台,现在常态化后,大家从必需品的互助变成一种生活分享,是小区里一处温馨的风景。”半岛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高一江说道。

“万老师,你今天怎么没发“日记”呀。”

“对呀,看不到你的“日记”晚上都睡不着了。”

起初为了缓解居民负情绪、转移注意力,万文强便每天都会在微信群里发一篇“志愿服务日记”,内容虽是简单的日常“流水账”,但生动的文字却安抚着每一颗躁动的心。

“实体化” 长效机制带动探索

防疫战中,站出来的“能人”们为社区治理出谋划策、提供金点子,立下了不菲战功。当生活和工作恢复常态后,如何继续用好社区能人资源,如何激发和培养更多社区能人,成为考验居委干部的另一种重要能力。

半岛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高一江说,他们正在探索建立由居委干部+退休党员+年轻在职力量的“金三角” 机制,打造半岛“铁邻居”关系,汇聚社区自治最大合力。

“想要吸引更多的能人力量,不能空谈,需要搭建相应的平台或举办相应的活动。” 高一江说,在接下来的常态化中,半岛花园将引导更多的中青年力量进来,给他们平台深度参与社区治理。

69f3e637c9b8f06e73a630463be01828.jpg

志愿者合照

坚持问题导向也很重要,除了让他们去做,引导他们去想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,让他们参与议事协商,更能让居委会和居民进行相互了解。

大上海城市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萍萍表示,将依托各类议事会议平台,健全自下而上的议事协商、群众评议、建议征集、诉求回应等民主参与机制,赋能社区达人、志愿者提升治理意识和能力,让“金点子”结出“金果子”。

“利用好社区‘达人’、‘能人’的专长,结合每个时段社区治理的需求去解决小区治理上的一些难题,效果可能会更好。”普雄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婧说道,或者可以根据全覆盖排摸“第二梯队”志愿者的特长、兴趣等,进行分类汇总,鼓励他们用专业特长助力基层治理。

社区达人、能人力量的注入,无疑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新机制。接下来,长寿路街道也会充分发挥引领作用,在理论与实践“齐入手”,打造更多参与入口,搭建更多治理平台。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